你敢信吗?咱们中国跳水队居然在自己的拿手项目上翻车了!
8月3日,新加坡世锦赛落下帷幕,这次比赛简直把所有人都看傻眼了。中国跳水队在男子10米跳台这个项目上,近40年来头一回连领奖台都没摸着边儿!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敢信,咱们的选手朱子锋只拿了个第四,14岁小将赵仁杰排第五,澳大利亚那哥们儿倒是美滋滋地拿了冠军。
这事儿有多严重?咱这么说吧,从1986年开始,中国跳水队参加了17届世锦赛,在男子10米跳台这个项目上拿了9块金牌。你想想,这是什么概念?基本上就是逢赛必赢的节奏啊!
可这回呢?连铜牌都没捞着,这在咱们跳水队的历史上,那真是头一遭。
高敏坐不住了,话说得够狠
说起这事儿,最气不过的就是咱们的跳水女皇高敏了。这位奶奶可是拿过1988年、1992年两届奥运会冠军的大人物,说话那叫一个狠准稳。
她在赛后直接开炮:“男子十米台的失误,让我很是不想接受!要知道几十年来,我们中国跳水队参加的比赛里,还真没有哪一次没有站上领奖台!”
你听听这话里的火药味儿,老太太是真的急眼了。她接着说:“中国跳水队两位小将的比赛,让我想起了1992年巴塞罗那孙淑伟的表现,都比这两位小将好出一大截。”
这话说得多扎心啊!要知道,孙淑伟当年16岁就拿了奥运冠军,那是咱们中国男子跳水的第一块奥运金牌。高敏这是在说,现在的小伙子连30多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。
数据不会撒谎,差距一目了然
高敏还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对比,这一对比,问题就更明显了。
她说:“四川籍运动员杨健曾经跳出615分的高分,而朱子锋、赵仁杰居然只在500分上下徘徊。”
你算算这个账,615分和500分,这中间差了100多分呢!在跳水这个项目上,这个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,高敏还调侃说:“三位获奖的外国运动员可能做梦也没想到,在领奖台上居然没有中国选手的身影。”
这话听着就心酸,以前人家外国选手上台领奖,旁边肯定站着咱们中国人,现在好了,人家三个外国人自己在台上合影。
“贵族气”到哪儿去了?
高敏最狠的一句话是什么呢?她说现在的中国小将缺少了中国跳水队的“贵族气”。
这个“贵族气”可不是说要摆架子,而是说那种技术动作的优雅、比赛时的从容,还有那种天生的王者风范。想想以前的田亮、曹缘这些人,站在跳台上就有一种“老子天下第一”的气势,现在的小伙子呢?
说白了,就是缺少那种“舍我其谁”的霸气。
这次失利到底意味着什么?
咱们冷静想想,这次败北可不是什么偶然事件。
第一,人才断层问题露出来了。 以前咱们人才济济,这个不行还有那个顶上,现在呢?好像就这么几个人在撑着场面。
第二,训练方式可能需要反思。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练,按理说技术应该更好才对,为啥反而退步了?
第三,心理素质这块儿是不是有问题? 以前的选手上台就像回自己家一样,现在的小伙子是不是压力太大,反而放不开了?
再说了,国外的水平也在提高啊! 人家澳大利亚那小伙子跳出534.80分,这个成绩放在以前也算不错了,咱们不能总觉得外国人不行。
网友们也是各种观点
这事儿一出来,网上就炸锅了,大家观点那叫一个五花八门。
有人支持高敏:“老前辈说得对,现在的小孩子确实缺少点什么,技术动作看着就不如以前的选手稳。”
也有人觉得不应该这么苛刻:“人家还是孩子呢,14岁就能站在世锦赛的赛场上已经很不错了,给点时间成长不行吗?”
还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:“可能是咱们太依赖传统优势项目了,其他国家这些年也在进步,咱们不进步就是退步。”
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认为,这次失利是个警钟,该好好反思反思了。
说到底,路还得继续走
虽然这次败得挺惨,不过咱们也不能因此就妄自菲薄。毕竟,中国跳水队在其他项目上还是拿了9块金牌,整体实力还是摆在那儿的。
关键是要从这次失利中学到点什么。 是不是选材标准需要调整?训练方法是不是要改进?心理建设是不是要加强?
高敏的这番话虽然听着刺耳,不过仔细想想,确实是爱之深责之切。她是真心希望中国跳水能够重新站起来,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。
再说了,14岁的赵仁杰还年轻着呢,朱子锋也才20出头,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提高。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,然后对症下药。
这事儿给咱们什么启发?
说实话,这次跳水队的失利,让人想到很多东西。
第一,任何优势都不是永恒的。 以前咱们在跳水上确实厉害,不过不能因此就觉得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。
第二,传承真的很重要。 不光是技术动作的传承,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传承。那种不服输的劲儿,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这些可不能丢。
第三,要有危机意识。 别人都在进步,你不进步就等于退步,这个道理放在哪儿都成立。
最关键的是,失败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败了不知道反思。 这次跳水队败了,不过只要能从中吸取教训,找到问题所在,相信他们还是能重新站起来的。
你觉得呢?中国跳水队这次的失利是偶然还是必然?高敏的批评是不是太严厉了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,咱们一起讨论讨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