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级高铁线里设镇级车站,这事你听过吗?成达万高铁作为我国 "八纵八横" 沿江通道的核心,一边连成渝双城经济圈,一边接长江经济带,却偏偏在重庆开州岳溪镇设了站 —— 还是全线唯一的镇级站,这到底是为啥?
先说说这条高铁的 "硬实力"。正线全长 477 公里,其中新建路段就有 432.4 公里,设计时速 350 公里,跑完全程比现在快了不止一半。总投资约 851 亿元,要建 5 年,预计 2027 年通车。线路从成都天府站出发,经资阳、遂宁、南充、达州,最后到重庆万州北站,全线共设 13 座车站,其中 7 座是新建的,乐至、蓬溪南这些地方都能坐上高铁了。但这么多车站里,岳溪站最特别,它不在城区,就在岳溪镇石坪村,海拔 234.293 米,论规模不算大,却占了个 "唯一" 的名头。
岳溪站的配置也藏着讲究。最初规划的站房面积是 4000 平方米,2022 年调整后加到了 6000 平方米,站场是 2 台 4 线,含正线,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 米,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 1 座。它还有个名字叫开州南站,明摆着是要服务开州南部片区。为啥要在镇上设站?答案在浦里新区 —— 国家发改委和国铁集团都明确,要让车站尽量靠近浦里新区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支撑新区发展。你想啊,新区要搞建设,交通跟不上可不行,岳溪站就是给新区搭的 "交通桥"。
再看设计,这车站没走千篇一律的路子。屋盖是对称的山形,基座做得扎实,看着既有舒展的大气感,又透着端庄稳重,正好呼应当地的自然地貌。而且站房设计还揉进了浦里新区的民族文化元素,现代高铁站和地域文化撞在一起,不突兀还挺和谐。建设时还照着 "畅通融合、绿色温馨、经济艺术、智能便捷" 的新理念来,既要好用,又要好看,还得经济智能,可不是随便盖个房子简单。
建设进度也得跟大家说说。2020 年 11 月,国家发改委批了可研报告,确定要设岳溪站;2021 年专家去踏勘,把站位又优化了一遍,更贴近浦里新区;2024 年 8 月,它成了高铁控制性工程,11 月完成站房招投标,年底就准备进场;2025 年 2 月,站房工程正式动工。截至 2025 年 8 月,全线总体进度完成 69%,路基工程快干完了,完成 97%,桥梁工程完成 82%,隧道更猛,129 座已经贯通,完成 83%,站后 "四电" 和站房工程也在加速推进,照这速度,2027 年通车有谱。
等通车了,变化可不是一星半点。以前成都到万州得花大半天,以后 2 小时内就能到;岳溪到成都约 2 小时,到上海也只要 8 小时,东出北上方便太多。而且它还能和郑万高铁搭起来,形成连接长三角、京津冀的通道,再和西渝高铁配合,万达开地区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就有了高铁双通道。这哪是一条高铁,分明是把几个经济圈串起来的 "纽带"。
对浦里新区来说,岳溪站就是 "助推器"。规划里要建综合客运枢纽,班线客运、公交、出租车、社会停车场都配齐,还打算搞个 500 亩的综合物流园,再依托浦万快速通道和成达万高铁,把这里打造成渝东北综合工业配套基地。物流方便了,企业愿意来,产业布局能优化,开州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节点也有了底气,这都是岳溪站带来的连锁反应。
往小了说,最受益的是当地居民。岳溪及周边乡镇的人,以后出门不用再转好几趟车,商务谈事、孩子上学、走亲访友都省了不少麻烦。高铁带来的 "同城化" 效应,会让人才、信息、资本流动起来,以前城乡之间的隔阂可能会慢慢变小,本地社会也能焕新活力。比如村里老人想去成都看孙子,以前得折腾一整天,以后坐高铁直达,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便利?
有人可能会问,一个镇级站,能有多大作用?其实它的价值不止在当下,更在未来。它是成达万高铁全线唯一的镇级站,运营好了,就能给其他类似地区的高铁站点规划做参考,算是个 "示范样本"。而且成达万高铁是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,能给成渝双城经济圈注入新动能,岳溪站虽小,却是这个宏大叙事里不能少的关键一环 —— 就像机器上的小齿轮,看着不起眼,少了它机器转得不顺畅。
有句老话说 "要想富,先修路",现在路变成了高铁,速度更快,影响也更广。岳溪站的事,说到底是 "小站点服务大民生,大交通带动大发展"。等到 2027 年通车那天,你会不会想坐第一趟车从岳溪去成都,感受下镇级站的便利?或者带家人体验下这条高铁串联起来的风景?评论区聊聊你的期待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