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
瘦身过冬, 小微民营医院不妨尝试。
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03:47:41|点击次数:87

瘦身过冬:给小微民营医院的建议

原创中人健SinoHealth

前两天,原来集团下面一家医院的护士长过来看我,聊天时谈到她现在所在的一家医院的经营状况,其中一个事情,让我启发不小。

这医院原来是一家上市公司所建,近200床的小型老年康复医院。医院位处郊区,几乎没有门诊业务,但住院病人已经住到180来号,几近饱和。但是医院一直亏损,而且,几乎也看不到不亏的希望。于是,上市公司把它半送半卖给了现在的老板。

她说,他们老板,接手医院之后,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压缩开支、降低成本上。用半年时间,硬生生把医院的成本控制到极致,医院从亏本变成了很好的盈利,每个月有2-30万。比如人力成本,比以前,几乎降低了一半,从原来的50%以上,降低到现在的30%。主要通过这么一些办法:精简岗位,扁平化管理,原来班子成员5个,他一下子变成两个:他当董事长,留一位执行力强、薪资相对低的女性执行院长。老板自己决策,女院长执行,效率比原来还高;重新洗牌,高薪人员一律或降薪或走人,而且他的手段很“残忍”,降薪力度让你崩溃,所以大都自己走人;每个工作面,把人员压缩到极致,没得商量,甚至药房变成一人。如果哪位不干,就换人;调整作息时间,非生产科室双休(也为了节约成本),生产单位老人老办法单双休,生产单位新员工一律单休,没有加薪。

在营收没有增加的前提之下,把成本降下来,尤其人力成本,从50%多降到30%,这是怎么做到了?前提一是不能降低业务收入,而是不能给服务质量带来显著影响。

我深受启发,于是对此专门做了调研研究和分析。调研发现,这种模式是可行的,针对某些特定的医院。如:中小规模的老年康复医院、护理院、精神病医院,等病人周转率低,门诊量小,以及其他小微医院,一般日门诊量低于100,日均住院病人不超过100的一级医院。事实上,目前社会办医行业内,60%以上的民营医院,都是这样的医院。这些医院,业务量小且单纯,提升空间不大,技术要求不高,整体发展潜力有限。要把效益搞上去,尤其在中小民营医院进入行业严冬期,想要安然过冬,唯一的办法或最好的办法,可能就是降本增效。

记得在2018年光景,因受旗下一家护理院管理精简增效的启发,我们曾经在集团里的小规模医院中推行扁平化管理。这家护理院100多床,病人住到120左右,院长是一位女性,是一位资深的公立机构管理者,精明、敬业。她就自己任执行院长,不设副院长,职能科室也是一人多职,或与旁边另一家兄弟二级医院共享管理。扁平化管理的显著优点是人力成本下降,管理效率提高。这种模式后来在集团其他几家小型医院里面也做了推行,因各种原因(主要人为原因:我的决心、执行者的执行力)收效不如预期。

艰难如当下,很多民营医院要求生,求生的最重要前提是,医院的经营性现金流一定要可以覆盖医院的经营支出。就像上面提到的这家医院,老板开始接手时,医院一直处于经营性现金流亏损状态。通过增收来提升效益的希望不大,此时如果不采取措施,估计不出半年或一年,老板就会崩溃,最后的结局可以预期:关门或低价转让。还好,老板智慧也有魄力,毫不犹豫,降本增效。

我们现在很多社会办医都一样面临着经营性现金流危机。一方面,业务量较以前,有明显下降,另一方面,医保资金紧张,“优先”扣发民营医院的拨付。于是很多民营医院入不敷出,运营艰难。通过增收无望的前提之下,节支几乎成了唯一能够活下去的希望。

节支的方面有很多,药品耗材采购成本、水电运营管理成本,而医院最大的成本无疑是人力资源成本。控人力成本做好了,那么也就基本完成了医院最为主要的成本控制。所以今天就谈如何瘦身、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。

首先,裁撤合并管理机构,实行扁平化管理,削减大量行政、总务等非生产岗位人员,这与当下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有类似性。小微医院的管理,老板或院长可以一肩挑,自己分管财务、采购、人事,下面找两个助理,一个管行政、后勤,另一个管医疗、医保业务。行政后勤包括办公室、后勤总务,医疗业务包括医疗、医保、院感、护理等。职能科室兼职制,医务、医保、护理、院感一人兼,总务、行政办公一人兼。

其次,一线生产科室人员、空间压缩,尽力避免人力闲置。调查业务科室工作饱和度,不能按惯例定岗定员,而要按工作量定岗定员。小微民营医院或低周转的医院,岗位工作量普遍不饱和,这个时候,一定不能按标准来配置人员,必须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,按工作量来配置人员,病区护士也一样要区别配置。那些低周转、病情轻且稳定的病区,护士可以按最低且灵活配置,早上上班,下午轮休,可以设置通宵班。病区空间不能长时间浪费,在这类医院,一般病人数低于30人,那一个病区单元的医生、护士以及其他资源浪费都是很大的,所以,一定要采取病区撤并的措施。另外,这种性质的医院,由于病人病情轻且稳定,一个单元床位数最好能设置到70以上。

很多医技功能科室,人员更要灵活配置安排。兼职、共享,往往可以在这类医院得到很好尝试。如影像,就可以与其他医院通过网络共享诊断,自己只要安排一个操作人员;B超心电可以请就近其他医院的医生兼职;检验常规可以自己做,生化可以与就近其他医院送检共享;也可以培养或招聘一些身兼多职(B超、心电、影像)的人员。

说到这里,很多传统或正统医院管理者往往会说,医院管理规范化,是含糊不得的,人员该按什么标准配置就按什么标准配置,该如何排班就如何排班,那容你随意调整。其实,我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出身,这个自然懂,而且也一直主张,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坚持原则、坚守规范。但到了活命都难的时候,突破一些规矩、即使受到一些处罚,也总比等死好吧。何况,很多所谓的规范,可能也确实过时,或本来就不适合小微民营医院。比如,一家公立二级综合医院,200床,它的年出院病人数可能会达到近万人,而同样规模的老年康复医院或护理院,即使它的床位使用率同样达到95%,它的年出院病人数可能只有1000左右。两家医院的管理就完全不是同一种模式和要求了,难道就不能灵活吗?

但是,无论如何,做瘦身,需要注意一些问题。一是一定要留住一些关键骨干和核心人员,二是要确保医疗安全与基本运营,三是要注意劳动纠纷和劳资矛盾。同样道理,不要因为瘦身,反而把自己搞死。

瘦身过冬,小微民营医院不妨尝试。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