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话题,很想聊,不知道怎么展开。
原因就在于,有人问,但是我又不知道怎么给大家解释,因为具体的操作跟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差别的。
所以,很多人想要抄底一些老旧小区,赌拆迁以及赌一把老旧小区改造。
主要是改造力度和改造的强度,同样的片区,早晚和投入力度是不一样的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,郑州的老旧小区改造,主要针对的是2002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,尤其是市内五区,也就是金水区、中原区、二七区、管城区、惠济区的老旧社区。
这些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70-90年代,像中原区不少小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,使用年限超过30年,设计标准低,普遍存在下水不通、路面破损、路灯不亮等问题。
金水区更有550个老旧小区,占全区小区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核心问题集中在雨污混流、管网老化、道路坑洼等问题。中原区主要就是排水,金水区就是供电线的老化和乱。
还有就是环境,违建多、绿化缺失、垃圾清运不及时是通病。
停车位紧张、缺乏健身设施、无物业管理是普遍现象。
由于历史原因,这些小区大多没有正规物业管理,居民缴费意识薄弱。
其实,现在的改造力度真的不小,但是也是有规律的,大家仔细看看就会发现,大多数改造小区的特点就是以国有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、低收入家庭为主,年龄结构偏大,消费能力有限。
按照规定,改造资金由市、区财政按1:1比例承担,市级财政对完成改造的小区按投资金额的40%进行奖补。
其中,加装电梯这些,就属于居民出资,政府给予一定补助。
大家如果要赌这个,建议考虑就是中原区二七区和金水区,老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家属院为主,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,有一定的改造空间那种。
大家自己体会吧,懒得说更多了,大家自己多琢磨琢磨。
这种机会普通人有没有呢,有,但是风险还是有的,最好的选择就是我们以前说的那种,有了最好,没有别崩。
你要说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这个上面,大概率是要失望的。
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,如果你认为自己要捡个大便宜了,也要计算清楚如果这是个大坑,自己能不能够承受得了这个代价。
郑州的拆迁改造遵循“交通先行”原则,地铁沿线和主干道周边的老小区更易被纳入计划。30年以上房龄+近地铁的组合是最佳标的。
郑州30年以上房龄的近地铁小区,拆迁后房价平均涨幅达120%-150%,远高于非地铁小区的60%-80%。此外,陇海快速路、京广快速路沿线的老小区因涉及道路拓宽,拆迁补偿往往包含商业价值溢价。
优先选择1980-1995年建成的砖混结构房屋,这类建筑因抗震不达标、管道老化严重,拆迁优先级最高。
国有出让土地的补偿标准比划拨土地高20%-30%,购买前需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土地性质。
避开历史保护建筑:郑州已划定32处历史文化街区,如管城区商代遗址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大规模拆迁。
警惕高楼层老楼:7层以上无电梯的老楼因拆迁成本高,改造可能性低于多层住宅。
所以,建议优先选择“三区十片”内房龄30年以上、近地铁、产权清晰的老小区,同时密切跟踪城市更新项目库动态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