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越演习暴露问题:解放军单兵装备碾压,子弹携带量没有任何优势
横跨边境的枪声尚未消散,两国军人手臂就挽在了一起。
广西崇左某训练基地近日升起红蓝双色烟幕,中越"携手同行"联合军演引爆国际视线。
谁在南海搞风搞雨?谁在边境贩毒走私?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肩并肩操练战术,子弹穿透的可不只是靶纸。
枪管发烫的演兵场上藏着细枝末节。
越南兵抱着自家产步枪反复验枪,解放军战士的191式自动步枪已装上自研塑料弹壳。
武器代差肉眼可见,战术手册里却写着平等交流。
河内街头年轻姑娘对着中国仪仗队喊"老公"的余音犹在耳边,这场演习早就超出军事范畴,边境1449公里线,既是铁丝网也是红丝带。
广西山区阿婆看到两国巡逻队走过田埂,手肘碰手肘说着改良品种的越南水稻。
云南边境小学教师发现,跨境诈骗案少了三成,孩子们能放心走路上学。
北部湾海域走私船刚冒头,中越海警无线电里就响起"立即停船检查"的混杂口音。
当狙击手趴在同一个掩体后,防弹衣里渗出的不仅是汗水。
无人机盘旋喀斯特峰林,地面分队突入模拟村落。
这般场景似曾相识,某大国军演总爱拿特定国家当假想敌。
中越联合指挥部的沙盘上,虚拟敌却是无名氏犯罪集团。
老街省丛林缴获的毒品包装袋,广宁港查扣的走私机油桶,都在沙盘边堆成物证山。
这不是秀肌肉的舞台,是磨镰刀的车间。
演习尾声飘着小雨。
两国士兵脱掉战术背心互换徽章,解放军迷彩服前襟整整齐齐别着"携手同行纪念章。
当年谅山反击战的弹坑长满荔枝树,友谊关下货卡排成长龙。
东南亚某国记者举着长焦镜头追问:"军事互信能持续多久?"指挥官指了指界碑旁新建的联合执法岗亭,里头电话正响个不停。
朋友来了有好酒,猎枪挂在屋檐下。
中国造防弹衣能不能护住邻邦兄弟?当子弹改用高分子材料,战友情会不会也轻量化?
北仑河倒映着两军车灯,今晚又有人跨境作案,对讲机里该用中文还是越南语喊"开枪警告"?
这个答案,恐怕得问问界河边那些数着走私罚没款的乡亲们。
邻居可以选择,邻居的墙拆不了,你看边境学校升起的国旗,明明都在往同一个方向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