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美问乌能否炸莫斯科,48小时改口认怂,远程导弹卡在三道坎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2:28:06|点击次数:63

2025年7月4日,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一通电话震动西方:他私下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,甚至点名圣彼得堡,泽连斯基秒回“给武器就能做到”。 西方媒体刚欢呼“对俄转折点到来”,仅隔11天,特朗普却公开改口:“绝不提供远程导弹,别打莫斯科! ”态度180°大反转背后,是北约不敢踩的三大红线——怕导弹产能崩盘、怕欧洲拒当冤大头、更怕普京掀桌核报复。

7月4日密谈:试探轰炸莫斯科的可能性

特朗普在独立日当天与泽连斯基通话时,突然抛出两个直白问题:“你能打到莫斯科吗? 圣彼得堡呢? ”泽连斯基毫不犹豫回应:“只要武器到位,我们就能做到。 ”

这段对话被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曝光后,西方情报圈瞬间沸腾。 知情人士透露,特朗普讨论的武器清单包括射程1000公里的AGM-158B空射巡航导弹(JASSM),甚至可能涉及射程25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——后者若部署,足以覆盖俄罗斯西半部所有军事基地。

《华盛顿邮报》专家大卫·伊格内修斯称,特朗普团队曾“认真考虑”提供战斧导弹,因该导弹刚在6月空袭伊朗核设施中验证了实战能力。

西方媒体狂欢:误判“对俄终极施压”

7月14日,特朗普与北约秘书长吕特高调宣布: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输送“顶级武器”,欧洲盟友承担全部费用。 他同步下达50天停火“最后通牒”,威胁对俄征收100%关税。

CNN等美媒迅速将此举解读为“配合轰炸莫斯科计划”,宣称特朗普因“对普京极度失望”转向强硬。 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煽风点火:“明天(15日)的声明会非常咄咄逼人! ”

泽连斯基火速配合演出。 7月15日,乌克兰议会紧急批准两项决议:延长战时状态90天,并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——为使用美制人员杀伤地雷扫清障碍。

48小时反转:特朗普紧急踩刹车

7月15日,特朗普在白宫南草坪面对记者追问时,态度彻底逆转。 当被问及“是否支持乌打击莫斯科”,他直接否认:“不! 乌克兰不该这么做。 ”

他更斩钉截铁切断后路:“美国不会提供远程导弹! ”当记者追问立场时,他甩出名言:“我不站任何人一边。 ”白宫同步否认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指责其“断章取义”。

戏剧性的是,就在前一天(14日),特朗普还宣称“爱国者导弹几天内运抵乌克兰”。 但德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当场拆台:“德国只剩6套爱国者,一套都掏不出了! ”美陆军副参谋长明格斯更自曝家底:全美仅14套可用,3套在印太、1套在欧洲,其余全球“救火”。

北约红线:远程导弹背后的三重枷锁

特朗普认怂的核心原因,是北约对远程武器的三重禁忌:

1. 情报捆绑=直接参战

AGM-158B或战斧导弹若打击莫斯科,需北约实时提供目标坐标、数字地图及红外影像。 美军官员透露,乌军现有“风暴阴影”导弹(射程550公里)攻击克里米亚时,已依赖北约卫星制导;若用于俄本土,等同于北约“亲手按下发射钮”。

2. 射程封印卡死300公里

德国至今拒供“金牛座”导弹,因其射程500公里突破《导弹技术控制协议》(MTCR)上限;英国则咬定援乌的“风暴阴影”出口型“仅250公里”。 美制ATACMS导弹射程“恰好”卡在300公里——MTCR规定的极限值。

3. 实战教训:库尔斯克袭击后俄方蛰伏

2024年11月,乌军用“风暴阴影”突袭俄库尔斯克州马里诺村,12枚导弹精准命中俄军地下指挥所。 但事后俄乌均沉默——俄方怕暴露指挥所位置,乌方怕遭核报复。 这场“默契冷处理”让北约看到红线代价。

生意经:特朗普的军援账本与普京的蔑视

特朗普的“50天通牒”遭俄方强硬打脸。 副外长直言:“最后通牒不可接受! 谈不拢就打到底。

军援生意却已启动。 美国通过北约构建“武器三重套利链”:欧洲支付100%费用→美国军工企业接单生产→装备经北约转交乌克兰。 德国、芬兰等8国被迫启动采购,而美国仅需充当“中间商”。

连“爱国者”导弹都成了期货。 洛马公司年产仅600枚导弹,乌克兰现有7套系统年耗弹量就需840枚。特朗普被曝施压以色列交出12套库存救急,以方断然拒绝。

普京的底牌:俄军前线碾压与朝鲜援兵

《纽约时报》指出,普京对特朗普的反复毫不在意。俄军在顿巴斯稳步推进,日均消耗炮弹5万发,超乌军10倍;朝鲜更派出2万工程兵接管俄防线,释放俄军投入强攻。

俄总统发言人轻蔑评价美援:“纯属生意,改变不了战场。 ”当被问及是否回应特朗普时,他冷笑:“等普京觉得有必要,他自会开口。 ”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