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应该都在影视剧里见过这么一场景,一个没啥钱的“穷书生”要进京赶考,可路费紧张得很,只得跑到当铺,用典当的办法弄点钱,凑个路费。
真让人没想到的是,明明他典当的东西都只是些“虫咬鼠咬”或者“光板没毛”的“破棉袄”或“破皮袄”啥的,结果这些被当铺伙计们嫌弃的破烂,却偏偏能换来一大堆的钱,让“穷书生”凑足了路费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一堆“破东西”怎么能换来这么多钱?
当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没错。
虫咬鼠咬得,光秃秃一点毛都没有,又不值几个钱的玩意儿。
别说当铺的火鸡总是把考生典当的东西往外贬,甚至在他自己眼里也满是轻蔑和不屑,你真以为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的玩意儿,那可真就陷进典当铺的圈套了。
作为一个以挣钱为主要目标的行业,真正没啥价值的东西,典当铺根本不愿意收。要是非要硬要典,店家还能拿闹事的理由,把你赶出门。
之所以当铺总是把你的物品给贬得一无是处,归根到底还得怪当铺太会耍阴招了。
比如说,有个凄凉家族的继承人,为了能重新崭露头角,特意拿出了价值千两白银的传家宝去当铺借钱。
虽说这个传家宝价值千两,但在当铺的眼里,却变成了不过一两百两,甚至就只值几十两的“普通货”。
有些刚接触这个行业的小伙子,可能会被当铺的人那些“忽悠话”给迷了眼,但那些老玩家,嘴上就不吃这套。
有些挺聪明的,就会带着自己的典当物走到一家店,反复问价,试试行情。
不过这些人虽然挺聪明,但还差点火候,因为在典当铺里有个特别的规矩,就是后来的买家往往给出的价钱要比前一个低点。
这个情况其实也有它的道理,各家典当铺之间都会偷偷留个暗号,标记那些未能成功典出的物件,这样其他店铺一看到就知道,这个东西已经被哪家典当铺处理过了。
出现这种情况,除了各大当铺为了保持行业内部的默契和规则,有时候也是因为它们想以更低的价格把这些东西收入自己囊中,那份贪心也起了不少作用。
要是真聪明的客户,往往会一眼看穿典当铺那些小心思,直接揭穿它们的套路。
一旦被揭穿,明白行的典当铺也就没法再玩花招,只能乖乖地和你商讨价格。虽然最后给出的价钱远不及物品的真正价值,但也不会低得离谱。
就拿原本值千两的东西来说,最后让典当的人拿到手大概五六成左右,这还是在没陷进去的情况之下。
要是陷进去的话,在古时候,就只能认栽啦,别无他法。
不过,感叹之余,有些网友也忍不住疑惑,典当行就靠这一点收入吃饭,真就能行得通吗?
经过几千年的演变,典当行可谓是门道繁多,套路不少。
调查显示,早在东西汉时期,我国就出现了典当行业的雏形,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逐渐形成了不少门路的典当产业。
所谓的典当行其实就是抵押银行的前身,是一种靠物品做担保进行借贷的特殊行业。
在这个行业里,典当的物品越值钱,典当的人就能得到越多的当金。
不过得留个心眼,这些钱大多是借来的。
在这个行业里,被典当的东西,基本上也分为活当和死当。
就是把值钱的东西抵押到那儿,然后从典当行另一部分当金,约定好还钱时间(这还得包括保管费、保险费、利息啥的各种费用),按时把东西取回来。
有些还比较讲良心,会延长还款期限,还会顺带把当期的利息提高点;反倒一些没那么善良的,会在到期不久就把逾期的物品变成死当。
所谓死当,就是说典当的人把那个东西卖给当铺了。
通常情况下,典当的人通过死当,很容易就能拿到不少的当金,虽然这笔当金比起原物的价值稍微大了点折,大概在五六成左右,也算是当铺折价回收的一部分。
要是活当逾期变成死当,那就意味着当铺用很低的价钱,拿到了比当金还值得多的物品,简直就是稳赚不赔。
在这种局面下,许多想捞大钱的当铺,心里都盼着自家用户的活当变成死当,只有这样才能赚个盆满钵满。
或许有人会觉得怪怪的,既然当铺要这么做,还不怕被客户一下子气疯了上去把他们给揍了?
其实呢,他们敢这么嚣张,某种意思上,是因为自己觉得无所顾忌。
伙计们,保护自己可是有不少门道的。
凭借各种招数,的确让那些当铺赚了个盆满钵满,但他们也清楚自己做的事到底多不正,经常遭到人们的恨。
一般人哪会闲着没事跑到当铺去吃亏?就算是那些在我们看来特别傻的古人,也不可能愚蠢到这个份上。
真正来到当铺抵押财物,基本上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人,为解决眼前的难题,他们不得不把物品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典当出去。
大部分的当客都清楚典当铺在“宰”他们,不过只要不过分,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忍着。毕竟,能帮他们渡过眼前难关的,大多也就只有当铺。
话虽这样说,但那些被“宰”的典当人心里,多少还是对坑人的当铺有点不满和怨气。
也正因为如此,很多朝代里,经常会出现抢劫和焚掠当铺的事情,真是屡见不鲜。
为了保护自己,典当铺想出了一个办法。
为了保障自己,典当铺周围的墙壁全都修得特别高,这样一来,“飞贼盗窃”的事儿也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,顺便还把店里的窗户也给扮得很高。
高得啥程度呢?除非是姚明那样身材猛的人,绝大部分典当的人都看不清店里职员的脸。
说实话,这一操作虽然没能彻底杜绝典当铺被烧、被破坏的事儿,但对于典当铺里的工作人员来说,安全反倒得到了切实的保障。
毕竟都不认识对方的脸,也不知道怎么去找人算账呢,是不是?
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,这种设计能让当铺对典当的人施加点压力,采取“居高临下”的态度来促成交易。
其实,典当铺一向都是以盈利为主的,通常不会答应典当那些没有啥价值的东西,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情况呢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