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徐海东五次厚道善举,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

发布日期:2025-09-18 00:13:26|点击次数:150

徐海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,无疑无人能及。不论是毛主席的“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”、邓小平称赞的“对党有一颗红心”,还是江泽民赞誉的“大公无私,光明磊落”,三位领导人对徐海东的一致认可,都离不开一个共通的评价:厚道。而在徐海东的一生中,这样的品性几乎处处可见。

让我们回溯历史,从长征时期的往事说起。1934年春,红28军与红25军在商城豹子岩会师,合编为新的红25军。徐海东本担任军长,中央又派来了程子华出任参谋长。为表现对中央干部的尊重与信任,徐海东主动建议程子华担任军长,自己退居副职。程子华因此由师级提升为军级干部,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的大度与谦逊。

时局艰难,仁心尤显。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后勤极度匮乏。毛主席亲自写了借条,请杨至成向徐海东借款。徐海东不借口推托,反而得知还有7000元存款后,主动拿出5000元送去解急。实际上,这一笔“借款”最终并未索要归还。多年之后,毛主席仍旧念念不忘,曾在干部大会上公开感谢,称那几千元对中国革命意义重大。徐海东的慷慨解囊,并非一时冲动,更是责任与胸怀的展现。

陕北会师之后,红15军团与中央红军归于统一指挥。与张国焘分裂党组织、企图“枪指挥党”的做法迥然不同,徐海东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。他主动建议红15军团接受中央统一指挥,从红四方面军转隶中央红军。这不仅体现了对党的忠诚,更印证了他的坦荡胸襟。在中央的安排下,徐海东成为中央红军系统内举足轻重的高级指挥员。

革命征途,危险随行。1939年,因多次负伤后身体未愈,徐海东被安排回延安养病。康复后,他与四十余位干部分赴华中,接受刘少奇(当时用化名胡服)的带领。为确保旅途安全,徐海东利用自己身材高大的特点,乔装成商人“老板”,而让身形瘦削的刘少奇扮作同伴的仆人。一路上,他们巧妙避过敌人搜查,顺利穿越敌占区。细微处的体贴与机智,不经意间流露出他为了大局无私无畏的精神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大将授衔名单公布。徐海东因身体原因,许多时间都在休养,所以在获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时,他坦言觉得受之有愧。与周恩来谈话时,他再三说明自己为党工作不多,实在不敢当此殊荣。周恩来则安慰道:“大将衔不高不低,正合适。”军界内外,对徐海东“厚道”的口碑始终不曾改变。

在军事职位和社会荣誉上,徐海东历任红一方面军15军团军团长、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、新四军江北指挥所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、中央军委委员、国防委员会委员,最终被授予大将军衔。这一系列的荣誉,既是中央对徐海东公正为人、诚挚品格的充分肯定,也是对其一生无悔奉献的最好答复。

徐海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铸就了一段鲜明的革命品德史。他以忠诚坦荡,对同志毫无保留,不计个人得失,赢得了党、人民和军队的由衷尊敬与信赖。可以说,厚道,是他留给后人最生动的写照。

上一篇:林彪叛逃后毛泽东周恩来的不同应对 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